香港联华证券_券商配资平台_国内股票配资平台

股票融资费率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吸烟、不健康饮食、肥胖、运动不足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_摄入量_成年人_负担

发布日期:2025-07-01 23:17    点击次数:185

股票融资费率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吸烟、不健康饮食、肥胖、运动不足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_摄入量_成年人_负担

近日股票融资费率,《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在我刊正式发布。报告概述了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肥胖、运动不足等。

吸烟

2023年全球卷烟销量较2003年下降了10.8%,而中国则增加了38.8%。如果把中国扣除,全球卷烟销量则下降了26.4%。

2022年,中国成年人吸烟率为24.1%,较2010年(28.1%)下降了14.2%。全球成年人烟草调查(GATS)结果显示,中国仅有39.7%的成年人知晓二手烟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认知率处于较低水平。

在全球约12.5亿的成年人吸烟者中,超过60.0%的人有戒烟的意愿,但其中约70.0%的人并未获得全面戒烟服务。在中国,只有16.2%的吸烟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在过去的12个月内尝试戒烟的人群中,高达90.1%的人群未采取任何戒烟方法,而使用药物和咨询服务的比例分别仅为4.6%和3.2%,这些数据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7年后,北京市吸烟人口减少了63万,急性心梗即刻下降了5.4%,脑卒中的长期增长趋势每年减缓15.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率即刻下降14.7%,长期趋势每年放缓3.0%。与未实施该政策的假想情况相比,在实施该政策后的25个月内避免了18137例脑卒中患者和558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

展开剩余84%

2017年上海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立法,当地18岁以上城市居民的人群吸烟率下降了2.2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前吸烟者数量减少了8.4%。深圳2014版控烟条例实施后的2.7年里,急性心梗(AMI)、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分别下降了6%、6%和7%。

膳食结构不合理

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1982~2017年,中国居民主要食物摄入量的变化趋势为谷物和蔬菜的摄入量减少,全谷物和薯类摄入下降;动物性食物结构依旧不合理,畜肉尤其是猪肉摄入过多,而禽肉和水产品摄入不足;水果、蛋类、奶类、大豆类的摄入量持续较低,与推荐量有较大差距(图8);食用油摄入持续增加,尽管家庭烹调用盐有所减少,但2015~2017年食用油[43.2g/(标准人·d)]和烹调用盐[9.3g/(标准人·d)]的摄入量均远高于推荐量。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和2022~2023年中国发展与营养健康影响队列的10个省(自治区)调查数据发现,与2018年相比,2022~2023年成年居民能量摄入量略有下降,脂肪供能比进一步增加,平均达40.0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至44.06%,蛋白质供能比保持稳定,为13.02%。2020年中国6~17岁儿童的脂肪供能比达到33.70%。

中国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普遍存在。2015~2017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监测调查(CNHS)中72231名≥18岁成年人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钙摄入不足率最高,其次为维生素B2,而钠摄入量过高。2015年全国营养调查对10 114名18岁及以上人群24小时尿钠进行测定,为4121 mg,据此估计钠摄入量为4431mg/d,高出推荐量的2倍多。

食物摄入情况与CVD的发生、死亡及其CVD危险因素的发生密切相关。GBD2019数据中1990~2019年中国CVD负担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中国CVD的DALY率、归因于膳食因素的DALY率和人群归因分数(PAF)分别为6463.47/10万、2745.21/10万和42.46%。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钠饮食的CVD负担在各膳食因素中仍居于首位,归因于低全谷物摄入、高红肉摄入、低豆类摄入、高反式脂肪酸摄入和高加工肉摄入的CVD负担排序上升(表1)。

GBD2019数据中1990~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负担数据分析显示,1990~2019年,2型糖尿病归因于饮食因素的疾病负担构成比为26.13%~26.79%,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归因于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量高及全谷物摄入量低的疾病负担呈上升的趋势,而归因于含糖饮料摄入量高及水果、膳食纤维、坚果和种子类摄入量低的疾病负担呈下降的趋势(表2)。

身体活动不足

1991~2009年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量大幅下降(399MET-h/周vs.213MET-h/周),并以职业活动降幅最大,静态行为时间明显增加(15.1h/周vs.20.0h/周)。

2018年,中国成年人经常锻炼率(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min中高强度锻炼者的比例)为15.8%,城市(19.7%)高于农村(11.7%),男性(17.0%)高于女性(14.6%)(图10),身体活动不足率(22.3%vs.17.9%)和业余静态行为时间(3.2h/dvs.2.7h/d)均较2010年明显增加]。

2017年小学生、初中生活动达标率高于2016年,但2017~2019年小学生、初中生的达标率均显著下降(32.61%vs.25.33%,28.15%vs.17.61%),同时小学生视屏时间低于2h的达标率显著下降(86.47%vs.80.55%)。2019年肌肉力量锻炼≥3次/周的比例达到39.3%,1985~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总体趋于下降(2.7%vs.2.2%)。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报告指出,身体活动达标可以减少中国18.3%的40~74岁人群过早死亡,相当于每年避免101.65万的人过早死亡。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显示,与身体活动不达标的老年人相比,进行中度的身体活动(600~3000 MET-min/周)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30.0%,而进行高度身体活动(>3000 MET-min/周)可降低脑卒中风险58.0%;此外,心肺适能每升高1MET,CVD发病风险降低9.0%。

超重与肥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中国≥18岁居民超重患病率为34.3%,肥胖患病率为16.4%,与2012年相比,分别上升了4.2%和4.5%。

2000~2018年CHNS和2022~2023年中国发展与营养健康影响队列调查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中国10省市成年居民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中心性肥胖前期患病率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5%、17.1%、19.5%和46.9%。与2000年比较,分别增长了12.8%、10.2%、4.7%和23.7%。肥胖患病率增长了1.5倍,18~44岁居民肥胖患病率增长了近3倍。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1985~2019 年 7 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 7~18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为 23.4%(超重检出率 13.9%,肥胖检出率为 9.6%),较 1985 年增长了 18.1 倍,城市男生、女生和农村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 1985 年分别增长了 22.3 倍、11.7 倍和 54.2 倍、10.1 倍,农村男生的增长速度最快。

1985~2019年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3.4%(超重检出率13.9%,肥胖检出率为9.6%),较1985年增长了18.1倍,城市男生、女生和农村男生、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1985年分别增长了22.3倍、11.7倍和54.2倍、10.1倍,农村男生的增长速度最快。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CVD的疾病负担。根据2021年GBD数据,2021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CVD死亡人数为35.43万例,归因于高BMI的CVD年龄标化死亡率为18.80/10万,6.97%的CVD死亡归因于高BMI。

分析儿童和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对健康和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显示,基于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现状,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2025~2092年中国将面临33亿DALY,一生的经济损失为218万亿元人民币(约31.6万亿美元)股票融资费率,平均每位受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一生将面临250万元人民币(约35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发布于:北京市

Powered by 香港联华证券_券商配资平台_国内股票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